“5600小时的奥运赛事直播,其中4300个小时是电视上没有的。不在现场,就在CNTV。”
4月20日,北京梅地亚中心。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副总经理夏晓晖无不自豪地向记者展示了伦敦奥运CNTV的传播优势。
此前,腾讯、新浪、搜狐、网易、优酷土豆等商业门户和视频网站都相继公布了各自的奥运战略。新媒体的掘金之战已箭在弦上。
互联网成奥运新宠
北京奥运会开创了网络直播新纪元。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内有2.44亿网民通过网络媒体接触到奥运。今年伦敦奥运预计这一数字会成倍增加。
理由一:网民的基数在扩大。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国内网民数为2.98亿;而到去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5.13亿。
理由二:网络技术不断创新。“十几年前,记得最早上网56K,后来升到512K,现在家里用的是4兆,马上要升到10兆。宽带、云技术的广泛运用,令资讯的获取更加快捷、全面、有效。”(Media V总裁郭海语)
理由三:内容的极大丰富。“2008年央视网(CNTV前身)直播奥运赛事3600个小时,独家制作的赛事视频1100个小时。伦敦奥运会,我们将对全部5600小时的奥运赛事进行直播,其中4300个小时是电视上没有的。传播平台,包括IPTV、互联网电视、移动电视、电脑、手机等多媒体终端。”(CNTV副总夏晓晖)
“抢篮板”各有高招
在各大网站公布的奥运宣布报道计划里,新浪、腾讯凸显以微博为主导的网络平台优势;据腾讯副总编辑、体育中心总监王永治介绍,伦敦奥运会期间,腾讯将调动旗下所有资源,如微博、视频、微信、空间、网页等各种形式来推广奥运,并在奥运现场开辟一个“中国茶馆”的谈话类节目。
新浪网在奥运期间,将派出队伍在伦敦开设中国奥运健儿“冠军访谈”节目,第一时间邀请夺得伦敦奥运会金牌的中国选手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新浪微博在赛事期间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土豆网等视频网站则强调要“视频互动”、原创节目制作。倚靠央视电视资源的CNTV则突出自身的全媒体优势。
“伦敦奥运会,我们将通过CNTV网络、IPTV、移动终端全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并为用户提供奥运内容定制功能,实现用户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渠道选择观看与参与奥运。”夏晓晖认为,伦敦奥运会将开启“奥运+电视”模式向“奥运+全媒体”方向转变的新篇,赛事的大众传播模式也将向用户定制、用户参与、用户互动的模式转变。
如何收回“独享”成本
2008年,央视以1亿美元拿下北京奥运会全媒体转播权。其中新媒体转播权花去了2000万。CNTV前身央视国际当时以每家3000万至5000万元的价格转卖给新浪、腾讯、优酷等待10多家民营网站,净赚近4亿元。
2012年,央视再以数亿美元拿下伦敦奥运会全媒体转播权。CNTV获得新媒体转播权花去多少银子?无从知晓。但羽翼丰满的CNTV此时做出的决定是,不再转让,而是“独享”奥运新媒体转播这块商业蛋糕。
坊间说法是,国际奥委会对于之前央视国际出售转播权的做法表示不满。而记者采访夏晓晖时听到的是为了CNTV流量的提升,“是为了自身业务发展需要”。据悉,2008年奥运,除个别赛事CNTV一度占据流量第一外,大部分时间优酷、新浪等视频网站的流量更大。
伦敦奥运,CNTV要“独享”新媒体转播权,企望在提升流量同时,将更多奥运互联广告纳入自己的钱袋。自产自销,如何收回成本?一切有待赛后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