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称: 用户密码:
网站建设快速入口 | 宏蓝主页 | 加入收藏

广州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公司|网页设计论坛--广州宏蓝科技公司官方论坛互联网这事观点大尺度的微电影岂能“想拍就拍”
    
 
大尺度的微电影岂能“想拍就拍”
发起人:momo  回复数:0  浏览数:2543  最后更新:2012/7/13 9:39:58 by momo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选择查看  帖子排序:
2012/7/13 9:39:58
momo





营长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988
经 验 值:1863
注册时间:2012/4/17
联系 收藏 编辑 删除
大尺度的微电影岂能“想拍就拍”
   7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联合发布。目的是为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见2012年7月11日新华网)

    近年来,“微网剧”作为一种新兴网络文化业态迅猛发展。几多欢喜,几多忧愁。本文所指“微网剧”,即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试听节目。如今“微网剧”泛滥程度已形成了一种不良态势,任由网络运营商或网络人“主宰”其“话语权”,此现象必须得到遏制。“微时代”呼唤“微网剧”生态良序,莫让“微网剧”致使网络“危机四伏”。

    “微网剧”以“短”(简短)、“平”(平实)、“快”(快速)、“精”(精华)、“普”(普及)的名义,不断地“串红”网络、不断地“引导”视听、不断地“扩大”范围、不断地“拉拢”粉丝、不断地“倒逼”行为……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微网剧”的“派生”,无论是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还是为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都提供了新渠道,其积极一面,理应得到鼓励和认可。不仅繁荣了我国互联网业态发展,还丰富了世界网络文化元素,为全球信息共享时代实现“多元化、多际化、多向化”新格局做出了新贡献。

    “微网剧”火爆之后,还要学会“冷思考”。2010年堪称“微网剧”的“元年时代”,2011年持续火热,2012年再刮旋风。一时间,“微网剧”可谓铺天盖地、风声水起、竞相争宠……“微网剧”这个一夜间“走红”于网络的新事物,不断地刺激各类娱乐品牌,不断地挑战影视剧生态。“微网剧”成了影视剧的“新富矿”。同时,被贴上“噱头、泡沫、圈钱……”等标签。

    然而,由于缺少管理,可以说,根本无从管理,也没有管理。导致少数节目出现低俗内容、低下格调、低级趣味等怪象——有的渲染暴力情色,有的脏话连篇,有的刻意迎合不良表象,有的毫无遮饰地宣泄血腥暴力,有的盗用他人作品或串用他人成果,有的以名人或其他现实生活为背景“自编自导”,有的以攻击和诋毁他人为乐而快,有的甚至借“微网剧”对他人伺机报复,等等。

    此等由“微网剧”到“微放纵”到“微泛滥”到“微乱象”……严重扰乱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严重破坏了互联网文化生态良序,严重影响到我国文化育人、文化助人的意识形态。此“风”不刹,必将引发互联网“危机四伏”,此“风”不斩,必将导致全媒体“网络沦陷”。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应该说,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只要及时纠正和改善。及时倾听民声并善于采纳民意,这是管理社会和治理问题的“上善之举”。基于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顺应网民呼声,联合发布《通知》。此举,一是回应了缘自网民反应强烈的问题;二是保护受众,特别是青少年身心健康;三是为推动制作和播放优秀“微网剧”;四是唯有法规方能规范、约束、禁止不良节目“侵占”优良节目时间和空间;五是为发展和繁荣“微网剧”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有责可担。以此形成监督机制、管理机制、法规机制,以期引起各管理部门、各网络单位、各制作机构及网民队伍,形成一种“齐抓共管”和“全民共建”的社会良序。

    “微网剧”方兴未艾,其“前景”和“钱途”皆不可估量。“微网剧”不能没有“文化元素”,不能没有“文化特征”,不能没有“电影艺术”,不能没有“精神追求”……一个都不能少。少一个,“微网剧”就失去“精气神”,少一个,“微网剧”就只待“自找死”。

    “微网剧”作为一个新兴的影视行业,要形成一条产业链并运转顺畅,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和磨合过程,并建立起稳定的盈利模式。这就需要我们逐渐培育出一批能够成熟运作的专业团队。做到“专业人干专业事”,拍摄人员、剧本写作和剧情构思,可以不专业,但发布单位或推广部门,一定要专业。

    “微网剧”凭借“小体积”传播“大思想”。曾几度引发我们共鸣的好剧——微电影《马格回家》,借“过年回家”,呼唤了人们的梦想、家人的期盼、都市的诱惑、浓浓的乡愁;《父亲》足以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微电影时代的“思潮元年”到来……这些精品佳作,值得鼓励和支持,为互联网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此等剧成功的基础在于,主题是发现真善美和弘扬真善美,成功的关键在于影片内容“接地气”……得以引起观众的价值认同和内心共鸣。

    “微网剧”传播媒介主要依靠网络渠道,较其他娱乐节目优势明显。一是更具吸引力;二是更具亲和力;三是更具感染力;四是更具可看性;五是更具创意力;六是更具传播力;七是更具共鸣力;八是更具生活力;九是更具现实力;十是更具欣赏力。“微网剧”其主要特征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生态;其主要特性是“微成本”和“微利润”。当然,“微网剧”要不断地追求高品质、高规格和高风尚。

    《通知》不是“狂风暴雨”,犹如一湾“清泉”,为了更好是规范“微网剧”市场健康发展;《通知》不是“洪水猛兽”,宛若一串“甘露”,为了更好地推进和繁荣“微网剧”业态美好发展。

    笔者以为,“微网剧”首先要树立起一个精而不滥的“行业标准”。之所以称之为“微”,一定程度上,大凡都会认为“不专业”、“不精制”和“不经典”,规范和发展中的“微网剧”,要以“电影般”的专业制作和精良水平来“界定”。“微网剧”要从产业的长远发展来重塑思潮,而不是做“一锤子戏”或“过个戏瘾”的事。要把“微网剧”当成事业,当成大事来做。

    “微时代”消除“微放纵”,加强“微规范”,得以“微繁荣”。这就要求做到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一票否决制”。严格遵照《通知》要求,即互联网和视听单位是第一主体职责单位和第一责任人:一要承担“微网剧”的社会责任,二要担负“微网剧”的经济责任,三要连带“微网剧”的法律责任。当然,作为“微网剧”制作人和推广人,也要遵循《通知》和相关法规履行其职责。

    无论是责任单位还是责任个人,除遵守法规外,更多地是要求做到自律、自尊、自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一个“微网剧”健康与繁荣的发展空间或平台,既而营造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更加健康的网络环境与文明生态。

    “想拍就拍”、“想播就播”岂能“无所微剧”与“微所剧为”——“想拍就拍”岂由“微网剧”随心所欲?“想播就播”怎由“微网剧”为所欲为?“微网时代”不可“随拍逐播”。

    (文/熊传东)

<!--/enpcontent--><!--/enpcontent-->

客服热线:020-85562980 客服邮箱:service@macroblue.net
联系地址:广州中山大道89号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天河软件园华景园区12-S05
版权所有 © 2003-2011    网站建设宏蓝科技Macroblu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