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称: 用户密码:
网站建设快速入口 | 宏蓝主页 | 加入收藏

广州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公司|网页设计论坛--广州宏蓝科技公司官方论坛互联网这事观点王垚烽:反思“船震门”,不妨跳出网络看谣言
    
 
王垚烽:反思“船震门”,不妨跳出网络看谣言
发起人:macroblue  回复数:0  浏览数:1692  最后更新:2011/12/28 10:11:08 by macroblue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选择查看  帖子排序:
2011/12/28 10:11:08
macroblue





师长

角  色:版主
发 帖 数:8924
经 验 值:17678
注册时间:2009/7/23
联系 收藏 编辑 删除
王垚烽:反思“船震门”,不妨跳出网络看谣言

发布时间: 2011-12-28 09:24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日前,一段被网友称为和尚“船震门”的视频红遍网络。事后证实,所谓“花和尚”系画家安云霁,其经纪人辟谣称,当天安云霁去后海采风游玩寻找灵感,视频原为安云霁弟弟所拍,后遭网友歪曲、丑化。对此,安云霁情绪激动,称将要起诉全体网民。(12月27日《广州日报》)
  无独有偶,因救助小悦悦而“成名”的阿婆陈贤妹最近也被网络谣言困扰:12月26日,网传陈贤妹遭雇主辞退,并被房东威胁而搬离出租屋。陈贤妹儿子唐小兵回应称,网上谣言“瞎扯淡”。母亲因不堪骚扰而返回老家,没有回公司做饭,并非被辞工。房东也并未要求他们一家搬走,现在他们还住在原来的出租屋里。(12月27日《广州日报》)
  正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网络谣言的危害有目共睹。从“后妈虐童”、“蛆虫橘子”到“谣盐”风波、国税“47号文件”…… 其负面影响不仅损害“虚拟”秩序与网络公信力,而且波及现实社会,在公众心理层面投射下重重阴影。
  诚然,网谣频传首先与造谣者的不良企图和“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有关,但也应该看到,言论环境的不稳定,公众知情权的屡遭践踏才是孕育谣言的制度温床。网民为何容易轻信谣言?还不是因为很多公众关切或涉及公共利益的消息无法从传统媒介获得,而谣言却满足了大众对于真相的某种“合理想象”。从此意义上讲,治理网络谣言,必须跳出网络看谣言。
  近些年,每当有网络谣言发生,总会有人跳出来叫嚷加强网络管控,呼唤推行网络实名制,如此对策实已坠入某种“路径依赖”。更重要的是,一些谣言受害者,基于自己的“惨痛经验”而成为这种“管制模式”的拥趸。安云霁“起诉全体网民”的说法不就是这种“一人得病、全家吃药”思维的变种吗?
  笔者以为,要想尽可能降低网络谣言对于社会的危害,不妨从传统媒体入手“调理”。一方面,切实保障媒体的采访权、发表权,使之能够尽可能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降低对网络的依赖;另一方面,应强化记者的职业规范。回顾近期的几起媒介事件,无论是北大校长的美国教育“一塌糊涂论”,还是陈贤妹“被辞退”,源头均出自传统媒体的断章取义或不实报道,网络不过是起了放大作用。
  总而言之,对于网络谣言,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必“风声鹤唳”。事实上,相比传统媒体,网络的自净能力与谣言粉碎功能要强大得多。同时,笔者希望安云霁“起诉全体网民”只是一句气话,因为那些希望借“谣言泛滥”为由加强管控,侵害公众表达权、监督权的企图,终究不得人心、难以得逞,不妨洗洗睡吧!
  稿源:荆楚网


客服热线:020-85562980 客服邮箱:service@macroblue.net
联系地址:广州中山大道89号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天河软件园华景园区12-S05
版权所有 © 2003-2011    网站建设宏蓝科技Macroblu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