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桥背后“隐形人”陈大年:从幕后走向前台 |
时间: 2014/12/29 15:58:05 点击: 2864 |
前演讲中透露,其给自己的标签是一个遇见机会的老程序员,被互联网改变命运。
陈大年回忆说,1998年中国在北京和上海Internet试点,自己遇到人生中最重要机会,有幸接触到互联网。那时带着全家户口本跑到上海苏州河旁边的上网局填很多表格才可以上网。 1998年网上下载1小时,等于今天任何一个人手机用WiFi连接10秒钟的下载量。当时很多人不上网,一则要填复杂的表格,二则上网费用昂贵,上两个小时网可能一个月收入白干。 “到今天为止,我都很感激我的父母,我的父母是典型的普通工薪阶层,两个人养活了好几个孩子,家里老三还特别不听话,隔几天晚上他会趁着爸妈睡觉的时候偷偷上网。” 陈大年说,父母对自己没任何责怪、阻止,这让自己相当长时间里非常内疚。也是1998年,陈大年成了写免费程序的程序员,找来一本编程书,一边学一边写,终于写出了自己的软件。 陈大年这款软件的下载量起来后,还赢得一些媒体的关注,同年《电脑报》给陈大年颁发了十大贡献软件的奖项。“我很怀念那代人,他们做的事对整个产业推动起到巨大作用。” 陈大年说,当时一天可以收500至1000封用户来信,有了这些荣誉时,又开始更多的去接触网络新鲜思想,有一些越来越强烈的感触。自己还曾短暂的作为电脑报记者采访过很多人。 “1998年是中国互联网元年,那是个黄金时代,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找到属于他们的机会,丁磊、雷军(微博)、周鸿祎(微博)、张小龙……我只是其中一个。” 陈大年说,自己曾一直在思考,这些人除了非常勤奋努力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特点。如今看来,这些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在
|
上一篇: 微软关闭在华两家制造工厂 生产转移至越南河内 下一篇: 传富士康将为新一代iPhone生产蓝宝石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