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骤热,是蓝海还是泡沫? |
时间: 2015/4/14 16:41:15 点击: 5074 |
有多少生产商愿意去预防或解决这个问题?
腾讯科技在淘宝、天猫上搜索“无人机”,共查到1.62万件宝贝,种类繁多,价格从几十到数十万元不等。经营者包括代理商、旗舰店、玩具店等,有些店铺各个品类的无人机月销量非常可观。在淘宝上购买无人机与其它商品无异,整个流程非常简单。 但问题是无人机不同于普通商品,不是订单完成就意味着交易完全结束,后续的保修保险等环节至关重要。另外,淘宝上消费级无人机仿造品比比皆是,还有一些航模公司对DJI等品牌产品进行改装后,宣称其载重量更大,飞行时间更久,可满足专业拍照、构图勘察等需求。但这些改装后的产品可能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大疆创新(DJI)为确保飞行安全,通过飞控系统的GPS定位软件设置了禁飞区,防止无人机进入敏感地带,比如DJI无人机是无法接近一万多个机场的。今年年初,DJI无人机不小心闯入白宫后,大疆调整了其禁飞参数,将白宫方圆25公里增加为禁飞区。 零度无人机也是如此,创始人杨建军告诉腾讯科技,“虽然我们不能最终控制消费者如何使用无人机,但我们设置了一些预防措施,如使用GPS规定用户飞行高度不超过法定高度,并且靠近敏感地带时会自动返航。”但问题是更多的消费级无人机厂商不具备这些软件功能,也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安全隐患。 虽然DJI这样的企业已开始构建整套生态系统,设立了教育项目,及新手培训项目,但更多的普通消费者对无人机安全问题还没有足够的重视,也不知情。 最典型的是“汪峰上头条”的新闻,很多人开始以为那是DJI自身上演的一场炒作,但腾讯科技向汪滔本人求证时,答案是否定的。 因
|
上一篇: 富士康印度拟投资35亿美元 贴身服务小米? 下一篇: 要退市的前奏?久邦数码筹划私有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