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国际化初战:逐点渗透 产品更加个性化 |
时间: 2013/11/25 15:52:10 点击: 3876 |
科技,媒体和游戏类公司。比如说,腾讯与印度尼西亚最大媒体公司PT Global成立合资公司了MNC(媒体公司);2亿投资巴西游戏出版商Level up;收购泰国门户Sanook近半股份;早在08年腾讯还投资了印度MIH互联网公司。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WeChat和Line的交手背后更是有着腾讯和NHN这两大亚洲互联网巨头的资源比拼。 凭什么吸引更多海外用户?——本土化,个性化 WeChat 和微信不仅仅在语言上有不同,它们是两款不同的产品和两个独立的品牌。在微信5.0发布以后,与WeChat的差异化更显著地体现出来。比如,WeChat不支持扫描、街景以及支付功能,但WeChat接入了Twitter和Gmail等分享接口,并且支持表情商店,方便海外用户使用。 腾讯科技与WeChat和Line团队交流发现,双方都将本土化作为工作的重点。本土化有两个层面:团队构成和产品设计。 双方都聘用了大量熟悉当地业务的员工,以便于开拓当地市场。不过,与Line倾向于聘用了解某地区业务的韩国人不同,WeChat不仅有大量的本地员工协调各项事宜,公司战略投资部门也参与到了各国的业务谈判之中。 从产品层面上来说,Line和微信都在利用表情商店定制明星或者商家贴图来贴近当地用户。Line还会根据不同地区用户的回馈,上线不同的工具。 曾经质疑微信5.0表情商店的人,可能没有注意到表情支付的重点并不在中国,而是针对整个海外市场。 但是需要认识到的是,做好本土化的前提是产品的个性化,也就是说,这款产品凭借什么特殊性吸引用户关注? 相比WeChat,Line的用户定位更为女性化,年轻化,但也有可能显得更为小众。在受到日韩文化影响明显的地
|
上一篇: 谁将主宰下一代家庭网络系统? 下一篇: 杨元庆减持2500万股联想集团股票 套现2.3亿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