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阿里系移动集团军第一战 |
时间: 2013/11/6 16:57:59 点击: 4187 |
“身在方寸之地,而四面都是想将自己置之于死地的敌人。”现在阿里的员工随便走进北京某一个小地铁站,大概都会有这种感觉。 他们成功把“双11”改造成了“中国最大集体无意识网购狂欢日”,同时也把自己拉进了年复一年的惨烈血战中,成为一票电商甚至传统零售商的众矢之的。今年又到了大战前夕,老对手京东和苏宁早把促销广告丢满了大街小巷,逮到阿里的破绽就穷追猛打。比如京东的地铁广告Slogan “双11,怎能用慢递”,摆明了就是要趁着马云们的”菜鸟”立足未稳,狠抽阿里系的物流痛点。 当然,阿里对这种紧逼不可能毫无准备。就去年的销售额来说,天猫淘宝的战绩是191亿元,而京东和苏宁两家加起来也不过50亿左右(业内人士估计,误差应该不会太大)。之前流出了今年阿里的目标,区间是300亿~500亿元,大野心背后必然是疯狂的扩军备战。除了常规的天猫淘宝组合,这次阿里的最大流量变更来自于外围——今年公司最引人注目的三笔投资新浪微博、高德和UC。 阿里今年的资本运作风向是移动互联网,而这三家在移动端均拥有过亿的活跃用户。因此本次双11就可以看作是阿里主业务与外围移动互联网流量协作的首次大考。 最近拉开大幕的还有NBA新赛季。关注篮球的朋友应该都了解,现在NBA组建球队流行“三巨头”模式,即围绕3个球星(一般是2个外线球员 1个内线球员)来搭配其他普通球员和布置战术,2007年以来的大部分总冠军都是被这种球队给瓜分了。 这次双11大战前夕,阿里的外围投资恰好也是这种组合,本文就从篮球爱好者的视角,另类解读一下阿里系外援们的战略定位。 主控(控球后卫):新浪微博,关键词:社交
|
上一篇: 谷歌地图的进化方向:客制化 下一篇: 马云谈来往与微信竞争:不该只有一家巨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