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网络购票只是放大弱势 |
|
![]() |
发起人:macroblue 回复数:0 浏览数:1712 最后更新:2012/1/6 10:03:11 by macroblue |
选择查看 | 帖子排序: |
macroblue 发表于 2012/1/6 10:03:11
|
不会网络购票只是放大弱势 网络购票,本来是为了方便所有人,而现在却发现只是方便城里人和大学生,并未惠及春运主力军农民工的身上。而这种尴尬的局面,事前少人说道,事后感觉又在意料之中。
有人认为,农民工应积极提升生存技能。很多人驳斥,说这纯粹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痛。倒是没有人指责网络购票是一个坏政策,即使是写信发泄不满的农民工本人,也支持网络售票。每个人的心里或多或少都明白,网络必将普及,电子商务也是大势所趋。 我们不能一有错就打铁道部的板子,也不能刻薄归罪于农民工不求上进,而错又在谁呢?换个角度看一下,现在还不会上网的人,究竟都是些什么人呢?他们绝大多数是不擅长学习新技术、消费需求较少的老年人;或者受教育程度低、收入也低的城市贫民,以及偏远欠发达地区的居民。一句话,只有各式各样的弱势群体才不会上网。 农民工就是这样一群弱者,他们不仅不会上网,在很多方面也都缺少竞争力。这些人一年到头背井离乡赚钱,现在又要挤着回家过年,这本身就是其弱势地位的最生动的证明。春运火车票一票难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目前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造成的,而网络购票新技术的出现,显然又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割的固有矛盾。 他们买票,拼不过能够熟练网购的白领和大学生,其实他们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很多方面,也都拼不过城市居民。这种本质存在的弱势地位,当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调整和弥补,又不可能完全改观。比如铁路部门推出的,农民工10人以上就可团购火车票,以及到街头闹市去指导农民工网购,但只能算作杯水车薪。更有网友建议预留火车票给农民工,又因难以鉴别身份而不可行。 应该看到,农民工问题近年来一直是社会聚焦的热点,“农民工”群体在权利、地位等方面所处的弱势,也是有目共睹。手把手帮农民工上网买票,都是细枝末节;为农民工创造平等竞争的公正环境,让他们有条件上网参与竞争,才是应有之义。这还是要求我们,真正实现所有劳动者的身份平等、同工同酬,而不是现在一些地方不断涌动的为农民工改名字的热情。 □本报评论员 张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