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游为什么还活着? |
时间: 2013/12/2 23:00:42 点击: 2879 |
文/顾晓波 2000年有一位网名为Changyou的开发者做了一款基于IE的增强浏览器MyIE,原作者贴出“免费开发,高手可自行修改”的告示后淡出互联网江湖。 三年后有一个叫陈明杰的程序员在这款产品的基础上开发了MyIE2,这就是今天傲游浏览器的原型,如今这款老牌浏览器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光景,在中国的互联网史上幸存到这岁数的产品已经屈指可数。 不过与过去的辉煌相比,这几年傲游却游得并不顺利。在统计机构发布的浏览器榜单上,傲游的市场份额已经被算进了“其他”里,用户规模与360、UC等对手相比也捉襟见肘,甚至有一位资深同行在谈到傲游时说:“这公司还活着?” 这几年傲游做了什么?错过了什么?未来会做什么?面对这样的提问,傲游CEO陈明杰兴致索然,比起市场份额,行业格局,打法战略,他更关心浏览器本身,在老罗的发布会后,他终于给自己的这股子执拗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词儿:工匠精神。 谁记得你是第一个做的 2003年陈明杰在MyIE的基础上开发出了MyIE2,一年后改名Maxthon,中文名傲游,当时的1.0版基于trident和Gecko内核(Firefox使用的开源内核)。 当时的版本已经支持多标签浏览,用户不用再在混乱的IE窗口之间跳转,这个功能后来几乎成为了所有浏览器的标配。而当时除了傲游、腾讯TT和Greenbrowser等少数几款以外,用户在国产浏览器上并没有太多选择,而Firefox和Opera等并不适合国内的小白用户,在那个蛮荒时代傲游扶摇直上,另一方面IE正在经受着各种工具条和插件的轮番蹂躏。 在2.0版之后,傲游持续加入了浮动按钮、快速保存媒体文件、多媒体便签、通用表单等功能,对当时的
|
上一篇: 一个网络贷款平台的非正常死亡 下一篇: 估值近亿美元,酷我音乐是否值这个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