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删帖”背后的网络权力寻租 |
时间: 2014/3/27 0:19:25 点击: 6735 |
专门删除网上负面信息的公关公司的网页,一些公司甚至承诺“没有我们删不掉的帖”。图/东方IC 记者在网上搜索有关“删帖”的内容,找出不少与之相关的广告。网络截图 记者在网上搜索有关“删帖”的内容 删一条帖子500元至2000元不等,每月结一次账,直接通过网上银行转钱……公关公司主动出击搜寻政府、企业负面信息后,再通过相关网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删帖,并支付一定费用。在此过程中,公关公司还成功拉拢到了一名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的民警。 记者近日获悉,至2012年,上述涉案人员至少十余人被控制,部分人员已在去年下半年陆续被公诉,有至少两名本案律师透露,开庭之后检方又申请补充侦查,本月19日有律师接到丰台法院关于延期的通知,何时开庭尚无确切消息。 “收钱删帖”利益链牵出多人 百度报案揭开有偿删帖黑幕;多位网站管理人员、传媒公司负责人、公安民警先后落网。 2012年,海淀检察院在北京市率先通报了一起百度公司员工删帖涉案被批捕的消息。 被批捕的是百度公司原社区搜索部高级产品运营管理专员许宁,负责百度贴吧内吧主投诉和吧主审核工作。检方指控,他与曾在百度工作,后为动米网社区运营副总监的吕伟隆,利用职务便利帮人有偿删帖。 证据显示,许宁案发源自百度公司在内部检查过程中发现其有违规设立和撤销“小吧主”的操作,许宁后承认了勾结外部人员收费删帖的事实,百度公司于2012年7月13日向公安机关报案。 后法院审理查明,2012年5月29日至6月8日,许宁、吕伟隆二人共进行违规删帖操作9次、删帖300余条,并收受好处费共计人民币67400元。去年6月,海淀
|
上一篇: 工商总局证实专案组对微软进行反垄断突击检查 下一篇: 华尔街日报:天猫折扣过高吓退部分国际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