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删帖”背后的网络权力寻租 |
时间: 2014/3/27 0:19:25 点击: 6733 |
删帖收入占公关公司总收入的六成,两年产生200多万利益输送。 据顾某称,他2008曾应聘在百度公司做销售时,发现总有企业、个人、政府部门遇上负面新闻,通过各种渠道找到百度来删帖,于是便萌发有偿删帖的想法。 在离职百度后,顾某与哥哥一起筹划公司,表弟史某也一同入伙。已有证据材料显示,这一家族名下出现了两家公司,上上下下共计140余员工,分别租用了三里屯SOHO和刘家窑某大厦的写字楼,总负责人为顾某的哥哥。 据了解,顾某公司主要开展三项业务:一是做危机公关,也就是删帖;二是做新媒体网络推广,也就是包年大客户的网络推广服务;三是软文推广。其中,直接涉案的危机公关部,由顾某带队在三里屯办公,占到公司总收入的六成。 据2012年11月公安机关起诉意见书显示,2010年至2012年间,顾某兄弟等十余人等共计设法删除百度上的负面网帖近2000条、搜狐500余条、网易28条、千龙20条,分别涉及了上述各网站人员卢某、盛某、黎某等,两年间合计至少产生了200多万的利益输送。 2013年中至下半年,已经在案的人员按照关联性、到案先后,被切分成了多个小案子,陆续被丰台检察院提起公诉。不过,有至少两名本案律师透露,案件开庭之后,检方又申请补充侦查,本月19日又有律师接到丰台法院关于延期的通知,未来是否有新证据、新事实产生,目前还无从得知。 目前,涉案的帖子均已删除,记者无从根据链接查到帖子原文。不过,一位嫌疑人举例称,诸如官二代火箭提升、强拆出人命、政府办公楼超标等,以及一些国有上市公司的负面新闻,比如环境污染、库存增加、产品质量问题等,都是删帖的主
|
上一篇: 工商总局证实专案组对微软进行反垄断突击检查 下一篇: 华尔街日报:天猫折扣过高吓退部分国际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