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台为何做了内容的搬运工? |
时间: 2015/2/9 17:08:35 点击: 3505 |
分网络电台自己复制内容外,更多的版权问题还是来源于UGC。
该人士称,有些网络平台审核力度非常不够,导致其中会存在大量版权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其中的背景音乐。 对此,腾讯科技咨询了某位法律专家。该专家表示,在网络电台中尽管是用户自己上传的音乐内容,单如果音乐涉及侵权,该网络电台也有承担责任的。“如果确实是用户上传,版权方可以通知他们把节目下线,下线后就平台不用承担侵权责任;如果用户截取部分音乐内容重新编排后上传,也属于侵权行为。” 王凯曾经是央视《财富故事会》、《读报时间》、《对手》等节目的主持人,在2013年离开央视后创办了自己的自媒体产品《凯叔讲故事》。他在微博上表示,《凯叔讲故事》每天有据可查的播放量在40万左右,但大量盗版播放的数据无法掌握。“其实网络电台和我们打声招呼,大家签一个版权合作协议,你马上就从盗版变正版。” 不过,通过版权购买的方式增加内容的成本很高。多听FM曾经购买过相声演员单田芳的非独家版权,但费用高的吓人。“现在我们一个月的版权费用甚至超过以往一年的运营费,在整个费用支出里能占到三分之。”赵思铭说。 无论是版权侵权的问题是源于对UGC内容审核力度不够,还是网络电台自身“搬运”内容,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优质的内容太过稀缺。做过多年DJ,现在又创办原创网络电台的杨樾告诉腾讯科技,好的内容和主持人绝对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商业模式尚在摸索中 和视频一样,网络电台的盈利是建立在用户增长与活跃的基础上,而获得用户无疑需要资金支持。 去年11月,多听FM宣布完成由Ivy Captial领投的1000万美
|
上一篇: 微信公众号可以发放现金红包了 下一篇: 阿里巴巴为何砸5.9亿美元给魅族?争硬件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