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一万小时定律不靠谱 勤学苦练不一定成才 |
时间: 2015/3/23 17:19:29 点击: 4709 |
26;戈贝特(Fernand Gobet)和吉尔莫•坎皮特里(Guillermo Campitelli)的研究就首次证明了这一观点,他们发现,为了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国际象棋选手所花费的时间差异很大。
例如,为了达到大师级水平,需要“刻意练习”的时间从728小时到16120小时之间不等。这也意味着一位棋手为了达到大师级水平,其付出的时间可能是某些人的22倍。 由凯斯西储大学心理学家布鲁克•麦克纳马拉(Brooke Macnamara)及其同事近期完成的一篇分析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麦克纳马拉等心理学家搜索了9000多份可能存在相关性的出版物,最终确定其中88篇研究报告收集了“刻意练习”的行为,并记录了“刻意练习”与相应技能行为之间的关系。剔除极个别情况,“刻意练习”与技能确实存在关联。这也就是说,勤加练习的人要比疏于练习的人在某些方面表现更好。 不过,这两者的关系并非永远成正比关系:“刻意练习”所造成的“无法解释”的变化要多于可以解释的变化。例如,在国际象棋方面,通过“刻意练习”而变得更优秀的比例是26%,这一比例在音乐领域是21%,而在体育方面则是18%。 因此,“刻意练习”不能解释一切、或者说几乎所有人的表现,甚至连这些领域大部分人的表现也无法解释。具体而言,这些案例说明,即使是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也无法“保送”你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因为影响人们在某些领域表现的因素还有很多。 在这些众多因素当中,其中一个可能是接触某个领域的年龄。在戈贝特和坎皮特里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即便是考虑到先开始下棋的国际象棋棋手要比晚开始下棋的棋手所进行的“刻意练习”
|
上一篇: 网友免费在线听歌,环球等唱片公司看不下去了 下一篇: 缅甸也有社交网站,并且还要赴英国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