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闻
最新新闻
 叽里呱啦借助AI 科技…
 科技网站Gizmodo靠A…
 腾讯刘炽平:互联网…
 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
 美国零售巨头同阿里…
 各位商家看过来,支付…
 星巴克终于要与阿里…
 阿里巴巴多有钱,京…
 ofo被滴滴和蚂蚁金服…
 腾讯暴跌1400亿美元…
 又一电商巨头“倒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网站新闻
网络电台为何做了内容的搬运工?
时间: 2015/2/9 17:08:35  点击: 3503

上周,New Radio创始人杨樾的一篇名为《从窃贼的身上优雅走过》的文章再次引发人们对于网络电台版权问题的关注。在这篇文章里,杨樾称“多听FM完整的偷了NewRadio所有的节目……这不是New Radio第一次被偷节目了”。杨樾对腾讯科技表示,这种现象并不是头一次发生,各大网络电台里经常会有些节目内容搬运自其它平台。

多听FM创始人赵思铭对腾讯科技表示,多听FM的内容确实涉及到侵权,在被举报后也对节目进行了下架处理,“我们此前对审核的力度确实不够。”就在今年年初,多听FM就因为版权问题下架了郭德纲相声集。

过去一年,一方面网络电台受资本追捧,另一方面,尚未发展成熟的盈利模式,以及频繁出现的版权问题成为网络电台发展的制约因素。

有业内人士对腾讯科技表示,网络平台中优质内容的稀缺,对用户生成内容(以下简称“UGC”)审核的力度不够,以及尚不成熟的商业模式,都是让网络电台成为内容“搬运工”的“罪魁祸首”。

UGC内容审核力度弱 优质内容匮乏

网络电台的内容来源一方面是搬运,一方面是来自用户的UGC。

UGC类型的电台代表包括喜马拉雅电台、荔枝FM等。以荔枝FM为例,用户可以直接点击“话筒”进入录音界面录制自己的电台节目,完成后,还可添加背景音乐。

为了在内容“搬运”的过程中避免牵扯到版权问题,个别网络电台不惜使出浑身解数。杨樾对腾讯科技称,他曾经有一档节目就被某网络电台将稿子内容“扒”下来,然后一字不差的换个人重新录一遍,再传上平台,“等于我的节目是被别人高仿了,举报后那个平台就把这档内容下架了。”

有业内人士对腾讯科技表示,除了部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  

上一篇: 微信公众号可以发放现金红包了
下一篇: 阿里巴巴为何砸5.9亿美元给魅族?争硬件入口
宏蓝首页 网站建设 网站推广 客户案例 网站新闻 人才招聘 支付方式 网站论坛 网站地图   关于宏蓝 联系宏蓝
 
电话:020-85562980 传真:020-85563269 邮箱:service@macroblue.net
联系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89号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天河软件园华景园区12S-05 邮编:510630
版权所有 (C) 2003-2011 www.macroblue.net 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05020325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