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消费服务市场观察:如何互联网化? |
时间: 2014/2/17 10:00:57 点击: 4766 |
。服务业的扩张归根结底是比拼的运营管理机制,有没有一套统一的促销方法,市场方法,危机处理方法,选址方法,这一套的管理思维是否会应一个人离开而终结,是否可以摆脱店长英雄主义,不因为店长一人的离开而导致管理水平下降?这些都是标准化的前提,核心是管理运行机制。 d 人才管理机制怎么标准化:人的行为不一致,是导致服务业没法标准化的核心,一位投资人这样跟i黑马说到:我们为什么不投资这类本地服务业,因为他受到人的因素影响太大了,今天他可能心情好,可能服务就好,但是心情不好,今天的服务流程就变形了。所以如何通过制度激励机制使得服务者和人才标准化是本地消费服务业需要思考的终极命题。
3 外界的诱惑,这是本地消费企业在管理决策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之一。现金流好的企业,外界的诱惑就多,在i黑马在成都调研时,i黑马发现很多本地消费企业老板不光是投资有至少一个项目,投资的业态多而杂,这极大地让企业走向多元化困境,不能够始终如一的经营。 4 创始人的管理素质和企业治理结构是本地消费服务企业长不大的根源之一。由于本地消费服务企业是中国最草根同时也是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一群创业者,他们本身是对学习最渴望的一群人群,但由于很多从小过早辍学,所以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的学习,在企业初期还可以很好的管理企业,一旦企业超过7个人管理半径(一个老板直接管理对象超过7人)之后就很难再继续成长,这个时候急需引入职业经理人,但是由于企业治理机构的不完善,很多企业股份治理实际是夫妻店业态,很难再引入更多新鲜血液来完善企业治理机构,所以导致规模一直难以上
|
上一篇: 为什么索尼PS4比微软Xbox One更畅销? 下一篇: 移动广告是Banner和弹窗? 美国广告商们不这么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