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闻
最新新闻
 叽里呱啦借助AI 科技…
 科技网站Gizmodo靠A…
 腾讯刘炽平:互联网…
 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
 美国零售巨头同阿里…
 各位商家看过来,支付…
 星巴克终于要与阿里…
 阿里巴巴多有钱,京…
 ofo被滴滴和蚂蚁金服…
 腾讯暴跌1400亿美元…
 又一电商巨头“倒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网站新闻
阿里IPO折戟香港 是被冤枉了吗?
时间: 2013/10/12 9:30:41  点击: 4990

阿里IPO折戟香港 是被冤枉了吗?

文/阳淼 山寨发布会成员

随着阿里CEO陆兆禧以“跟媒体交流”的形式表态放弃在香港上市,纷纷扰扰了几个月的阿里巴巴赴港上市事件,终于划上了失败的句号(当然也有媒体说阿里与港交所后续还有可能谈判,所以也有可能是顿号)。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有大量概念产生、辨析然后被误读。尘埃落定之际,淼叔希望跟各位读者一起,梳理一下这些概念,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这桩今年中国科技界、资本界最大的事件。

从投资者角度,“合伙人制度”比同股不同权更糟糕

阿里赴港上市失败的直接原因,就在于港交所不接受“合伙人制度”;也有些人(并非所有人!)将合伙人制度简化为“双重股权制,同股不同权”,担忧这将损害中小股东利益。但阿里巴巴自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直至官方发言人,都纷纷表示“合伙人制度不等于同股不同权,我们从未提议采用双重股权机制”。

所谓双重股权机制(也就是同股不同权的制度根源),在淼叔的记忆中,互联网公司由Google首先采用(非互联网行业的就早了去喽);他们上市时在公司章程中规定,两个创始人拥有的股票,每股价格与公众股一致,但其投票权天然是公众股的十倍。这样,创始人即使在股权比例上不到半数甚至不到三分之一,但持有的投票权仍然过半,牢牢控制住公司。后来这种结构被百度、Facebook等公司学习,成为在美上市的科技公司很常见的股权结构。

互联网公司采用双重股权制很符合这个行业的特点。这个行业大多数公司中,创始人是公司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创始人力挽狂澜和失足成恨的例子在这个行业都很多。这个话题要阐述可以另外专门写本书了,我们默认接受这
 
上一页    123456  下一页  

上一篇: 教育的互联网式变革:Mooc来了!
下一篇: 谷歌修改服务条款:将采集用户评价信息当广告
宏蓝首页 网站建设 网站推广 客户案例 网站新闻 人才招聘 支付方式 网站论坛 网站地图   关于宏蓝 联系宏蓝
 
电话:020-85562980 传真:020-85563269 邮箱:service@macroblue.net
联系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89号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天河软件园华景园区12S-05 邮编:510630
版权所有 (C) 2003-2011 www.macroblue.net 网站ICP备案号:粤ICP备05020325号-8